公司治理新视野 - FT中文网
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公司治理新视野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新经济时代:赢者通吃VS赢者分享?
郑志刚:带着“赢者通吃”这样的抽象印象和现实担心,我开始了新零售之旅。随着观察和思考的深入,一些新的印象和判断逐渐在我的脑海中形成。
2018年7月30日
阿里现代合伙人制度的历史痕迹:晋商大盛魁的“万金账制度”
郑志刚:无论几百年前大盛魁的“万金账”还是如今阿里的合伙人制度,遵循的逻辑显然不是“股权至上”,而是“长期合伙”。
2018年7月1日
国企混改理论基础:从现代产权到分权控制
郑志刚:国企改革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一股独大”下监督过度问题;二是所有者缺位引发的为经理人设计激励机制的设计者的长效激励机制缺失问题。
2018年6月19日
20年后国企改革理论再“争论”
郑志刚:当前国企混改理论基础并非来自新产权派鼓吹的现代产权理论,也非来自新激励派鼓吹的激励合约设计理论,而是来自二者的深度结合。
2018年6月12日
国企改革的轮回
郑志刚: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再继续严格界定国有和民营已经失去了意义,政府应该弱化直至取消按企业所有制成分区别对待的政策。
2018年5月20日
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看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效率
郑志刚: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现象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上不仅存在总量失效,同时还存在产业和地区的结构失衡。
2018年4月23日
发行CDR就意味着独角兽“回归”了A股吗?
郑志刚:新经济企业近年来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争抢标的,但仅依靠发行CDR而不去积极进行上市制度改革,就能实现独角兽“回归”A股的目的吗?
2018年4月1日
混改的“联通模式”?
郑志刚:现在研判联通混改是否成功为时尚早,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经验,甚至可以总结出所谓的“联通模式”,供其他正在进行混改的国企借鉴。
2018年2月21日
万达的“混改”
郑志刚:当媒体关注万达如何在“新零售”竞争中“选边站队”,以及它是否将“彻底退出房地产”时,我看到的却是一场别样的“混改”。
2018年1月31日
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的“苦心”
郑志刚:港交所此次“同股不同权”上市制度改革并非“给投资者和市场的选择再多一些”那么简单,而是公司治理控制权安排的重要制度创新。
2018年1月2日
幼儿园究竟应该“公立”还是“私立”?
郑志刚:幼儿园是否公立或私立并非杜绝虐童现象关键,企业只有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顾客信任,最终实现盈利和基业长青。
2017年12月10日
恒丰银行的“中国式”内部人控制问题
郑志刚:恒丰案例表明,大股东由于真正所有者缺位,并不能很好地履行监督经理人职能,形成公司治理真空,为内部人控制大开方便之门。
2017年12月3日
新金融语境下的公司治理理念转变
郑志刚:学术界应认真思考新金融语境下,传统金融学发展所面临的困顿及金融学内涵的“不变”与“变”,进而调整金融实践中的公司治理理念。
2017年11月26日
激励机制设计能否赋予产业政策新生命力?
郑志刚:激励机制设计仅是基础性市场机制的修补和完善,而不是市场机制的简单代替。由此引发一个问题:激励机制设计的边界在哪里?
2017年11月19日
如何解读中国公司治理困境?
郑志刚:为何2015年至今中国控股权之争表现得如此血腥激烈?三条逻辑主线是解读中国公司治理现实困境的关键。
2017年10月30日
诺贝尔奖的权威性是如何炼成的?
郑志刚:诺奖的引人瞩目来自于其权威性,而权威性的背后是诺奖评奖程序对学术市场基本逻辑的尊重与应用。
2017年10月15日
此一时彼一时的国企高管薪酬改革
郑志刚:希望政策制定者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政策制定中少一些行政计划思维,对市场经济多一点敬畏。
2017年9月24日
董事会独立性应加强还是削弱?
郑志刚:外部董事主导的董事会看上去更独立,但独立的代价是专业性的丧失和内部控制的松懈,事实真的如此吗?
2017年9月3日
联通混改“得”与“失”
郑志刚:联通毕竟迈出了重要一步,打开了民资参与国企垄断的电信业的大门,并为其他国企混改提供更多借鉴。
2017年8月27日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