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说,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短暂。观看影视作品也是一样,尽量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比较差劲的影视作品上面,因为可以煲剧的时间实在是太有限了。当英国天空电视台(SKY)的剧集《豺狼的日子》(The Day of the Jackal,2024)开始播出的时候,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身边的朋友们对一部剧集的更新如此迫不及待了。据说这也是天空电视台有史以来最贵的电视剧,预算为1亿英镑。
而对于这部重新拍摄的电视剧,我更加熟悉的是它的同名小说,那本在1979年就出版中译本的小说,代表着我对于自己少年时代的一种回忆。
1962年7月1日,阿尔及利亚通过公投而选择了脱离法国的殖民地统治而独立,然后1971年英国作家福赛思写出了这部著名的惊险小说《豺狼的日子》,当时还没有加入任何国际版权条约的中国出版机构,在1979年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并且在小说之外还增加了同名电影的剧本。
第一版中译本究竟印刷了多少无从得知,但是前几天在豆瓣上看到它的第二版的印刷数量是1980年印刷了30万册,那个时候的出版社都很有良心,会标注每一次印刷的数量。这样一个数量即便是在四十年之后的今天,都是一个畅销书的级别。应该也是在这一年,我的父亲购买了这本书。当时若是在新华书店有一个熟人朋友,并且能够通过内部渠道购买到一些非常抢手的书籍,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现在想想应该不会有人在早上六点钟起床去新华书店门口排队,购买美国著名作家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这样的内部书籍。那两本厚厚的印有希魔头像的历史巨著后来一直搁在家里的书架上,虽然搬过几次家,父亲每次都没有把它遗失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阅读风气之浓厚,会让今天喊着没有时间看书的中年人感到汗颜。总之,记得父亲总会在吃完晚饭的时候躺在沙发上津津有味的看这些书,有的时候还会在手边放上一袋巧克力边吃边看,那种褐色牛皮纸包装的巧克力,和那些封面颜色单调的内部购买书籍令我至今难忘。因为好吃的零食和好看的书籍看上去并没有因为包装的寡淡而失去应有的诱惑力。
《豺狼的日子》是一部有意思的通俗小说,在那个刚刚打开国门的年代,一部小说描写殖民地异域风光、紧张刺激的情节还有各种奇特的罗曼蒂克邂逅,对于父亲这样一个忙碌的中年人来讲,休息的时候可以阅读平凡生活中不可能遇到的各种故事,完全是一个难得放松。而对于还是中学生的我来说,因为在青少年时代阅读了惊险刺激的谍战小说,对于后来流行的武侠小说就产生了一种天生的免疫力。八十年代开始流行的金庸、梁羽生还是古龙,最后造成全国印刷厂纸张紧张,想起伟大领袖所评价的“只杀贪官不反皇帝”的《水浒传》,谍战小说更具有那种放眼全球的波澜壮阔。多年以后看到王朔老师在《锵锵三人行》节目上谈及另外一部著名的谍战电影《蛇》,他也认为那些各种舞刀弄剑的侠客,比起那些“兵者,诡道也”的运筹帷幄者相去甚远。最后他还恶心了一下那些威风凛凛的侠客:“玩剑者,必死于剑下。”我把这句话转给一位刀剑爱好者的时候,他恼羞成怒地问我,这话是谁说的?我说是《圣经》上写的。
总之在1981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之后,影视作品终于从《羊城暗哨》到《黑三角》等反特电影来到各种卧底的影视剧系列。后来还看到专门有人回忆各种国产电影中的女特务形象,如何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总之情节曲折、内容不断反转的谍战片最后终于成了一个庞大的剧种,他们永远都是西装革履地出现在旧上海各种灯红酒绿的场所,每年如果没有几部发生在上海的谍战剧,估计影视行业可能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而小说《豺狼的日子》自从1971年面世之后,就一直是全球惊险题材的难以超越的巅峰之作。1972年小说获得了美国侦探作家协会颁发的最佳小说埃德加奖,长期以来受到热列欢迎,并在2003年被列入了BBC的“BIG READ热门阅读”调查,这是一项持续了一年的问卷投票,也是至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项公众阅读品味的调查,一共收到了75万张问卷回函。英国的读者从200部小说的清单里面投票选出排名最高的21部小说,最后由著名主持人宣布读者推崇的书籍。
作者福赛斯在1970年1月开始撰写这部小说,用了35天的时间完成。虽然在英国的出版之路起初非常的曲折,最终还是引起了在大洋彼岸的纽约维京出版社的注意,最后到了1975年全球销量达到了250万册。这部作品强调的不是刺杀的合理性,而是从一个调查记者的角度更加关注技术细节以及追捕行动的细节描写。总之1973年小说被拍成了电影,在2024年再次被改编成为电视剧。
无论是谍战小说还是谍战电影,总是带着那种不可磨灭也不可混淆的时代背景以及强烈的环境烙印,无论是二战期间还是冷战期间,或者是之后的恐怖主义战争期间,没有一部作品可以虚化这些大背景的因素。总之它们和地缘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紧紧相连,还要跟重大的历史事件相联系,然后各种可信度和真实度的建立以及各种合理性的判断都会成为一部成功作品的关键。
然后就是各种主人公的形象,007那样香车美女的炫耀性场景;或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像《锅匠、裁缝、士兵和间谍》那样的其貌不扬、经常被低估的办公室人员,充满了偏执、威胁以及背叛;或者像《传奇办公室》那样遥控千里之外的焦灼不安,总之各种类似超人那样拯救地球或者全人类的角色,最后都由几个固定的巨星来扮演了。而真正的探索秘密、政治、战争以及人际关系,还有分裂的忠诚,都成为了人性光辉闪耀的一面,或者是人性的黑暗面。这些主人公所做的事情都会涉及到各种伦理以及道德,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似乎一直都是这些作品探寻的主题,做正确的事情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什么是正确的事情?或者说对谁而言——你的国家、你的家人、你的爱人还是你自己?这些都是在各种快意恩仇之后的惴惴不安。
阅读过勒卡雷的作品以及毛姆的作品或者伊恩•弗莱明的作品,会感到前情报官员最后都变成了优秀的作家,而最近被Apple TV改编的电视剧《慢马》的作者米克•赫伦,他笔下的那些最差劲的谍报人员居然成为了最受人欢迎的明星,而他本人则是一本经济行业杂志的编辑。有人说侦探小说的作者不一定以前做过侦探,但是谍战小说的作者以前大部分都是专业人士。
“我浪费了时间,现在时间也浪费了我。”当莎士比亚的著作中理查二世悔恨地说这些话的时候,仿佛就是告诫那些把精力浪费在各种死胡同里面、或者在失败的事业上耿耿于怀的人们,与其在各种音乐和声或者数学方式中需求完美,不如在一部完美的谍战小说中寻求失败的完美,这也许就是中年人喜欢阅读间谍小说的主要原因吧!而且他们看这些书的时候,从来不会关注豆瓣上评分有多高。在一部好的间谍小说中,谋杀以及各种混乱场面无非都是一盘主菜上面的点缀,真正的核心还是那种洞察世界真实运作方式的游刃有余,以及对于变幻莫测的人性的了然于胸。
虽然这些伟大的作家们都将浓墨重彩放在了引诱与误导目标的过程之中,但是神秘感在字里行间都慢慢地被化解了,虽然说观察和等待是这些带有非凡使命的专业人士的基本工作要求,但是对于阅读小说来讲,显然影视剧的快感似乎才是更为直接了当的。
每一部优秀的间谍小说都会需要一个类似《奥赛罗》里面伊阿古的形象出现,但是在理解动机以及未来的意图的分析上面,各种对于口是心非的认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优秀的作品中,间谍活动大部分的结局都会和现实生活一样,不太会出现太多幸福美满的结局。另外谍战小说或者谍战电影的神秘魅力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很少会存在于那个阴暗的世界之中,也对其知之甚少。即便是同意接受各种影片中的培训,最多也就是做一个私家侦探,也很少会成为其中那个充满了风险的世界的一员,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阅读这个秘密世界的原因。看007的时候,大多数人会被那些迷人的场景和漫威电影一样的冒险精神所吸引,而在阅读勒卡雷的时候,更多的人想成为一个会计师这样的财务人员。因为大部分的读者都无法愿意自己在那样的环境中工作,而且还不能相信任何人,在获得来自线人以及信息源的信息的时候,还有更多不同的方式去操纵它们,最后的背叛都会在一个落雨的黄昏中以悲剧收场。
在阅读了大量这类通俗惊悚小说之后,人们都会发现英国作家写出了最好的现实主义小说,所谓的英国风格就是没有那种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夸张的高速公路追逐以及大规模的枪战,而更多的是那种错综复杂以及缓慢的燃烧,似乎都可以听到木头在燃烧的时候发出炸裂的声音。这些作者都是依靠间谍小说而获取了大量的版税收入(福赛斯这部小说在美国出版的时候获得了相当于10万英镑的36.5万美元的版税收入,这相当于今天的270万美元。)虽然现实主义风格不是最佳的选择,但是作为读者我们应该感到十分幸运,因为这些作家们都选择了这种现实主义风格的类型并且还做的非常好,而且我们还非常幸运的拥有了他们的作品。在当下很多读者选择阅读时需要看一下作家性别的时候,绝大多数的间谍小说作者都是男性,而且书中绝大多数的英雄也都是男性。后来在另外一篇关于冷战期间秘密战线的新闻报道中,发现这个行业对于女性的压制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虽然今天间谍小说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是授权给电子游戏产业,让更多的玩家成为一名虚拟的间谍,然后渗透到地方组织进行破坏、侦察,然后更多的电子游戏要用更加复杂的阴谋为剧情的主线,并且以类似电影的方式进行呈现。甚至还有发展到玩家担任反派的角色,成为了一种即时的战略游戏,但是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都在享受着这种间谍小说的娱乐性,在冷战结束之后的对抗缺失,又逐渐被恐怖主义以及地区对抗所取代,所以间谍小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不会简单的结束。而在2007年,英国的教育大臣艾伦•约翰逊(Alan Johnson)在接受媒体访问的时候就认为,英国的每所中学都应该有专门适合男孩阅读的书籍,譬如间谍小说和充满刺激内容的历险记。而根据专家的建议,男教师会在塑造男孩子的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可或缺的优越性,豪爽、独立性强、阳刚之气充足,勇于承担责任。他认为,当男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他们通常表现不错,他们喜欢实际操作,喜欢有着明确的规定,并及时作出反馈。
虽然政治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发生变化,但是有些东西是不变的,野心、欲望、原则、忠诚、邪恶、责任、背叛,这些都是政治家们在获取权力的时候所必备的条件。记忆总是一个不完美的信息来源,也是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打磨和重新塑造那些明显有缺陷的粗糙的边缘,最后只剩下可以歌颂的卓越,这就是距离让人们的回忆变得如此亲近的原因,而大脑的记忆会逐渐忘却那些令人不安的回忆,让它们变得越发完美起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图片来源:影视资料,编辑邮箱:zhen.zh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