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沃尔夫 - FT中文网
马丁•沃尔夫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QE为何不会导致恶性通胀?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理解货币体系,至关重要。近年来,公众持有的货币增速太慢。在缺少货币乘数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不会有所变化。
2014年4月15日

中国开放资本账户应缓行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以中国储蓄规模之高,开放资本账户将重塑全球金融格局,但如果做得不好,也会撼动原本脆弱的全球金融体系根基。对中国和世界而言,开放过程都不容有失,因此中国必须先改革,后开放。
2014年4月10日

中国不应再拖延改革与调整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中国政府面临两难处境,要么任由债务继续积累,在未来酿成更大问题;要么立即执行快速改革,但承受增长出现更大放缓的风险。折中方案是,加快调整与改革,同时中央政府通过货币与财政政策维持总需求水平。
2014年4月3日

中国艰难的经济转型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在当今世界,没有什么经济问题能比中国的经济前景更重要。最近,我出席了今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感到中国经济似乎在平稳调整,逐渐适应不可避免的较慢增长,但挑战仍异常艰巨。
2014年3月27日

从普京“熊爪”之下拯救乌克兰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普京吞并克里米亚之举,与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有着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西方当然不应与拥有核武器的俄国开战,但也不能对此坐视不理。
2014年3月20日

欧元区不应忽视通缩风险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欧元区目前明显存在陷入通缩的风险。人们担忧,欧洲央行可能只是因为不能在对策上达成一致,才被迫假装认为低通胀不是威胁。
2014年3月14日

民主的约束和要素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埃及、泰国、乌克兰等新生民主国家的现状,证明了民主进程的脆弱。稳定、成功的民主政体需要双重约束:人民之间的约束、人民与国家之间的约束,而这两道约束依赖于四项基本要素:公民、卫士、市场、法律。
2014年3月13日

机器人能否造福穷人?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机器人将使人类有可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这取决于如何分配利益。结果没准是极少数人成了大赢家,而大多数人成了失败者。
2014年2月24日

不能让机器人把人类分而治之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更加聪明的机器对人类是有益的吗?抑或它们将成为弗兰肯斯坦一样的怪物?《第二个机器时代》一书描绘了智能机器为人类造福的美好时代,但也有理由感到不安,因为结局很可能是收入不均和社会不公的加剧。
2014年2月14日

后危机时代的全球挑战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全球经济应当如何走出危机?美国需要摒弃债务辩论中的愚蠢言论,欧元区需要扩大需求和提高通胀率,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则需要另一轮大刀阔斧的改革。
2014年2月8日

伯南克的功与过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美联储在充满艰险的情况下成功应对了危机及其余波,为此伯南克理应得到盛赞。但他也留下了关于央行、货币和金融的待解问题。
2014年1月24日

精英失败危及世界未来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一百年前欧洲精英的失败导致了一战,那场大灾难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当代西方精英的失败则导致了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如果精英们继续失败,愤怒的民粹主义者便会兴起,最后,怒潮可能会吞噬我们所有人。
2014年1月23日

英国仍需汲取金融危机的真正教训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英国经济的真正问题,是此次金融危机对产出和生产率的影响。财政失责并非这些灾难的原因,消除财政失责并不能结束灾难。
2013年12月27日

“安倍经济学”一年得失谈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如何评价安倍执政一年来的经济成就?可谓首战告捷,但离大获全胜还很遥远:日本的通缩可能会消失,但经济增长大幅提速却不太可能。
2013年12月19日

货币错配:新一轮危机的根源?

FT专栏作家沃尔夫:新兴经济体非金融类企业在海外发债的规模显著增加,这意味着它们要承担货币错配风险,当融资环境变化时,此类交易可能是致命的。
2013年12月17日

“气候赌场”需要谨慎“驾驶”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如果全球能够快速、有效而又一致地行动,或许可以以有限的代价,消除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后果。如果中国和美国不采取行动,其他国家单独行动没有意义。
2013年12月10日

算算东海冲突的经济账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战争是徒劳的——历史证明这个预言无比准确。中国是一个相当开放的大国,其贸易占GDP的比重要高于美国和日本,如果东海发生军事冲突,其后果给中国造成的破坏将大于美国及其盟友。
2013年12月5日

高收入经济体前景堪忧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全球金融危机是由金融过度行为所导致,后者本身就掩盖了经济中早已存在的结构缺陷。因此仅仅恢复金融体系的健康,不太可能带来完全复苏。
2013年11月26日

欧洲央行降息是正确之举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据透露,欧洲央行上周就是否降息发生分歧,两名德国代表投了反对票。的确,对德国来说,降息并非最优货币政策,但仍然要好于其他选择。
2013年11月14日

德国巨额贸易顺差是以邻为壑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德国维持巨额贸易顺差,“阻碍其他欧元区国家的再平衡努力”,并导致“欧元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出现通缩倾向”。
2013年11月11日

别太冲动,卡尼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在庆祝FT创刊125周年的讲话中,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对金融业给予充分肯定。但证据显示,金融活动对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有限度的。
2013年11月1日

美国财政的真正灾难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狂热的政治斗争和立场冲突,可能会让观察者得出美国面临财政灾难的结论。但实情并非如此,美国面临的唯一危机,是在应对危机时“光打雷不下雨”的做派。
2013年10月24日

美国应废除债务上限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债务上限之所以危险,一是因为它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宪政危机,二是政府无法在不带来破坏性后果的前提下遵守上限。
2013年10月17日

世界经济仍危机四伏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全球四大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仅带来失望,高收入经济体依然脆弱,新兴经济体也头顶逆风,而中国经济转型让经济增长面临突变的风险。
2013年10月16日
|‹上一页‹‹141516171819202122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