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时度势 - FT中文网
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沈时度势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十三五”规划亮点与挑战何在?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十三五”是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未来五年须应对美国的强硬态势和行动,处理好改革与稳增长的关系,调防范金融风险。
2015年11月4日
中国低增长背后有何转型亮点?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又一次经济数据出炉,又一次关于数据真实性的全民大讨论开始。真实情况也无需过度悲观,服务业与消费的亮点不容忽视。
2015年10月20日
毫无必要的“TPP恐慌症”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对TPP大可不必过于恐慌,但对待全球贸易投资规则的新变化,中国唯有抓紧时间加快改革,尽可能增加谈判砝码。
2015年10月13日
中美金融关系进入再平衡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习近平访美成果举世关注。经历金融危机以来的调整与重塑,中美金融交往的角色地位出现微妙变化,美方更加主动。但倍受关注的中美投资协定未取得实质进展,显示出大国博弈仍属不易。
2015年9月28日
中国如何防止亚洲金融危机重演?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李克强表态对海外投资者可谓定心丸。阻止亚洲金融危机重演的关键在中国,建议中国决策层短期内稳定汇率、经济和资本市场,以防止大幅资金外流。
2015年9月10日
驱散股灾阴霾的三步走战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股灾之后,首先应该稳定经济,夯实股市基础,其次应该坚持改革路径,最后应加强监管,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2015年8月18日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五大质疑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中国股灾引发海外对救市、中国经济及人民币国际化等诸多关注。美国投资者对中国的看法和情绪转变不小,不少投资人甚至对改革产生了质疑。
2015年7月21日
金融中心:上海的三大政策红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离不开整体环境,香港优势正逐步缩小,北京的战略调整将为上海腾挪空间;上海如能积极参与全国改革,更能实现快速成长。
2015年6月25日
牛市不需“国家战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中国A股走高导致国内外投资者的态度出现反差。A股低位反弹源自流动性宽松和改革预期,但面临较大风险时,政府与投资者应该防范股市风险与泡沫的积聚。
2015年6月16日
降息是否重回“四万亿”老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近来,中国央行降息降准力度非常大,同时,应对当前经济下滑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也在加速,但与2008年相比,同样为了“稳增长”,如今的政策却体现了“新常态”下的新思路。
2015年5月10日
降准大转弯背后的三层逻辑
FT中文网专栏作者沈建光:A股恐慌中,中国央行降准意在提振信心,防止资本市场踩踏事件;力度之大表明决策层思路转换,今年5次降准2次降息的可能性大大上升。
2015年4月20日
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外交“非常态”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GDP名义增速大幅低于实际增速警示通缩风险,真实情况可能更差;亚投行等中国外交新战略,则有望挑战现有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
2015年4月15日
2015: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新常态下各界对中国经济增长下滑已有共识,经济目标应加入底线思维。今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何突破?协调推进改革考验改革智慧。
2015年3月5日
人民币急需摆脱强势美元之困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美元反转往往伴随着全球性危机。强势美元将是今年中国面临的最大外部不确定因素,当务之急是稳定人民币贬值预期,同时加速国内改革。
2015年2月11日
2015:警惕三大“灰天鹅”事件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房地产销售企稳、油价下降、美国复苏有望成为今年中国经济亮点;而违约潮出现、欧债危机重来、人民币大幅贬值则值得重视。
2015年1月14日
货币政策不应担结构调整之责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中国央行此次降息历尽波折,反映出一种困境,即常规货币政策工具被寄予过高期待,或已变得“全能化”和“政治化”。但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均已证明,想让央行在多重目标之间左右逢源,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4年11月26日
中国货币政策新框架思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但基准利率体系尚不清晰;货币政策正处于从数量型调控转向价格型调控的机遇期,美联储新货币政策框架有何启示?
2014年11月9日
GDP目标6.7%又何妨?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中国经济问题关键在于转变思维,定底线而非中间预期,避免预期混乱与政策频繁波动,是保增长与促改革的两全之策。
2014年10月14日
香港内地:从“爱与忧”到双赢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大部分港人对大陆发展既依赖又敬畏,将二者对立起来令人痛心。在资产管理、新股认购、风险管理等领域探索,或是香港保持优势的关键。
2014年9月27日
中国房地产市场尚难言悲观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虽然已迎来重要拐点,但随着下半年宏观政策持续放松、以及房贷利率下降和限购政策的松动,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望在四季度企稳。
2014年8月14日
把握人民币国际化良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金融危机与量化宽松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讨论的导火索,人民币海外欢迎程度超出预期,2020年有望步入国际储备货币行列。
2014年7月20日
全球量化宽松拐点下的中国抉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经历了金融危机以来的再平衡,如今全球经济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海外三大拐点到来让中国经济面临的外在环境更为复杂。
2014年6月16日
避免南辕北辙的货币政策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中国货币政策越来越多地依靠定向流动性工具,这或降低政策透明度与威信,并使得央行从“最后贷款人”迈向“第一贷款人”。
2014年5月27日
难以服众的中国一季度GDP数据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有不少意外,实际情况恐怕不如数据显示的那么乐观。为防止经济继续探底,中国政府应抓紧落实稳增长政策,并适时降准。
2014年4月17日
|‹
上一页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