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刘鑫的募捐,合情吗?合理吗?违法吗?

刘远举:当刘鑫以最基础的个人权利,不借助任何平台募捐的时候,刘鑫作为一个“坏人”,有向公众募捐的权利吗?
2023年1月5日

中国抗疫向阳而生?

叶胜舟:少数人从容、多数人惊慌;少数人尊严,多数人卑微。这是我们希望持续的生活吗?这个国度难道不能多善待勤劳纯朴的民众吗?
2023年1月4日

2022年中国时政大事盘点

叶胜舟:新冠疫情既是试金石,也是照妖镜。发生的都是历史,历史由不健忘的人书写和铭记,因为健忘的人不在乎历史。
2022年12月28日

中国内地兴起赴澳门“疫苗旅游”

中国内地渴望接种mRNA疫苗的人们正涌向澳门,他们已将澳门唯一一家向游客提供疫苗接种的医院的疫苗预约一空。
2022年12月26日

养老金年度上涨,不应是老人的软肋

刘远举:既然国家不会因为老人喝酒、抽烟,而停止增长老人的养老金。那么在疫苗上同样没必要这么做。
2022年12月19日

中国防疫实质放弃“动态清零”

叶胜舟:近期状况有如上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包产到户,多数地方和民众不堪重负渴望放松。地方敢闯敢试,先上车再买票,倒逼推动中央前进。
2022年12月8日

当历史学走到人类学、文学中去——专访历史学家王笛

政治权力的“内卷化”,“公共领域”的消亡史。
2022年12月7日

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不高阻碍中国退出“清零”

中国仍有约8500万老年人没有接种加强针。国际专家数月来一直警告称,如果不提高疫苗接种率,中国可能会有数百万人死于新冠。
2022年12月6日

每周时事分析:他是一个有文化、并让中国真正走向了世界的总书记

曹辛:江泽民是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决定性地让中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国领导人。这其中首先包括中国加入WTO和中俄关系的正常化。
2022年12月2日

越来越多内地学生和年轻工作者赴香港寻求未来

香港更好的就业前景和中美外交关系紧张使得越来越多中国内地年轻人到香港求学和就业。
2022年12月1日

对中国退出“清零”的预期令呼吸机和制氧机热销

在国务院发出放松疫情防控政策的信号后,社交媒体上对相关医疗设备的搜索量飙升,表明民众对医疗系统承载能力缺乏信心。
2022年11月28日

公办为主是如何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

聂日明: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保证随时可以接纳转入的儿童,也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家庭的教育需求。
2022年11月17日

“斯人”还是“是人”,为什么很重要?

徐瑾:“斯人”还是“是人”,本身并不重要,背后的意义却对于记忆的守护与取舍。大家讨论热情之高,其实也是捍卫对于这个字的个体记忆。
2022年11月1日

“是人”还是“斯人”塑造着我们的将来

刘远举:当下网络中流传的对过去的群体记忆,是不可靠的,某种程度上,这种扭曲的记忆在打造着我们的将来。
2022年10月28日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总统制用人模式也是一种国家管理手段

曹辛:从世界范围看,由国家元首掌控一切的总统制用人模式,也是一种常规的国家管理模式,关键是要把工作做好,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2022年10月24日

阳光法案:中国反腐败标本兼治的不二选择

叶胜舟: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反腐剂。公职人员及其直系亲属财产公开是政治文明的标志,也是各国通行的常识,这个问题不宜搞中国特色。
2022年10月21日

与《经济学人》麦杰思聊中国

何越:在欧洲采访时,我们有个共同的说法:一代华人、1.5代华人、二代华人。在理解西方政治与社会方面,我与麦杰思之间其实有0.5代的区别。
2022年10月20日

价格民粹和重刑主义之下,食品安全的出路在哪里?

刘远举:食品标准涉及专业、市场、技术,需要通盘权衡,要法律上可执行,经济上可持续,并不是越严格越合理,越正义。
2022年10月14日

“清零”政策削弱香港MBA吸引力

严格的防疫政策使香港顶尖商学院的招生受到影响,它们面临输给地区竞争对手的风险。
2022年9月27日

消失的公交车:中国城市出行方式的变革

李瀚明:中国大城市的城市公交系统正被地铁和共享单车夹击,而中小城市的城市公交系统正被私有电动自行车冲击。
2022年9月19日

从“文明四阶段模型”看中国现状

赵至江:在“文明四阶段模型”中,中国处于启蒙阶段。接下来中国需要的,就是要抛弃“小农意识”,进行文明的复兴,人性的启蒙。
2022年9月1日

人们为什么越来越无法容忍不同意见?

聂日明:让观点之争转变成为切身利益之痛,卷入到意识形态化的循环中,进而造成人群对立和社会撕裂,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恐非幸事。
2022年8月25日

经济问题背后的机制:欧美与中国对比

许成钢:中国面对的问题和发达国家是非常不相似的。表面上看,好像碰巧都遇到了困难,但实际上,除了在疫情方面相似,其他全部不相似。
2022年8月18日

二舅的“活着”:中国式存在主义

吕恒君:视频作者所推崇的二舅的乐观主义生存态度,从整体而言,并未脱离中国民间千百年来“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哲学底色。
2022年8月22日
|‹上一页‹‹34567891011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