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地球(Dialogue Earth) - FT中文网
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对话地球(Dialogue Earth)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频道首页
政经
商业
金融市场
股市
房地产
社会与文化
观点
全球
全球
频道首页
美国
英国
亚太
欧洲
美洲
非洲
经济
经济
频道首页
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贸易
环境
经济评论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频道首页
股市
外汇
债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场数据
商业
商业
频道首页
金融
科技
汽车
地产
农林
能源
工业和采矿
航空和运输
医药
娱乐
零售和消费品
传媒和文化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频道首页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互联网
新能源与新交通
其他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教育
教育
频道首页
学前教育
中小学与国际学校
高等教育与海外留学
商业与职场教育
教育改革与创新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频道首页
FT商学院
职场
领导力
财富管理
人物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频道首页
乐尚街
美食与美酒
艺术及文化活动
品味
旅行
生活话题
艺术与娱乐
消费经
视频
视频
频道首页
政经
产经
金融
文化
FT看见
音频
音频
频道首页
麦可林学英语
BoomEar艺术播客
一波好书
音乐之生
i听粉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频道首页
双语阅读
FT英语速读
原声视频
FT英语电台
音乐之生
麦可林学英语
每日一词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频道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蜜蜂值得我们尊重”:树上养蜂人如是说
孔兆森:每年,人工饲养的蜜蜂都会大量死亡。一场由养蜂人发起的运动希望通过学习野生蜜蜂和欧洲传统做法来遏制这种趋势。
2022年7月17日
国际气候俱乐部:构想与现实
诺里斯:“气候俱乐部”是一个多年来一直在悄然积聚势头的概念,不仅得到了国际政策圈的青睐,还从政治上获得了德国总理朔尔茨的大力支持。
2022年7月11日
波恩气候谈判几乎“无果而终”
厄尔利:为不可逆转的气候损害提供资金援助是最近联合国气候会议上一个关键的胶着点,发展中国家的愤怒正与日俱增。
2022年7月3日
“十四五”中国能源:稳住眼前,重塑系统
蒋亦凡、高白羽:“十四五”能源规划出台于去年“电荒”的阴影下与能源转型的关键窗口期,这让它充满张力,既是保供方案,又是系统改革纲领。
2022年6月26日
“犀牛债”模式能否加速生物多样性融资?
汤盈之、刘勤一:针对特定物种的“按效支付”模式可以引入尚未得到利用的私营部门资源,有助于填补全球生物多样性融资的缺口。
2022年6月19日
CCER复出:中国碳市场的2022悬念
徐楠:一个完整的碳市场少不了对碳信用的交易,在市场对中国重启CCER审批充满期待的时候,它也面临一系列新的课题。
2022年6月12日
“团结经济”:疫情后中国城市食物供应的另一种可能?
林孜:新冠疫情引发了对未来食物系统的重新思考。团结经济这种替代性的经济形态,能否回应疫情下中国食物系统面临的挑战?
2022年6月5日
科技巨头拥抱碳移除技术,治理难题待解
皮尔斯:马斯克和Meta等科技巨头已向碳捕集解决方案投入数十亿美元。这可能会激发创新和扩大规模,但也引发关于技术规管的担忧。
2022年5月22日
中欧碳市场能否协调发展?
诺里斯:建立一个全球碳市场似乎是一个好主意,但实施起来风险极大而且非常复杂。现阶段,各市场协调合作才是明智之举。
2022年5月15日
走向绿色?中国政策性银行在全球能源开发中的角色转变
斯普林格:2021年中国政策性银行为海外能源项目提供的公共融资为零。如果贷款量回升,资金会向可再生能源倾斜吗?
2022年5月9日
亚洲国家过度押注天然气的风险正日益增加
法朗:亚洲大量拟建天然气项目可能会使其在未来几十年排放高企,但最近的天然气价格波动或许会迫使决策者三思而后行。
2022年4月24日
中国深度脱碳需要何种改革?
亨利•李、丹尼尔•施拉格:相比短期减排努力,着眼于深度脱碳和长远影响的制度改革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2022年4月10日
一边批评一边投资:西方金融机构在中国煤炭行业的身影
索斯米卡特、甘斯温特:一方面批评中国的煤电发展,一方面又为中国的煤炭行业融资,欧美的这种自相矛盾令人咋舌。
2021年6月6日
巴黎协定五周年,中国青年如何看待气候变化?
中外对话:一份最新的调查结果呈现了中国青年群体对待气候变化的态度,以及他们与西方同龄人的不同。
2020年12月29日
疫后经济刺激影响全球碳排放趋势
凯瑟琳•厄尔利:一项新的评估发现,各国政府应对疫情的经济措施正在影响能源相关排放量的长期增长放缓趋势。
2020年11月24日
中美必须重建气候合作伙伴关系
前美国驻华外交官沈岱波认为,美国“重启”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框架需要兼顾中美作为竞争对手的现实和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深刻的共同利益。
2020年11月16日
中国碳中和承诺应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化
陈晗:既然中国已经决定逐步淘汰国内的高碳项目,“一带一路”国家也应为低碳发展做好准备。
2020年11月12日
高层访谈:生物多样性公约掌门人评论谈判进程
厄尔利:在结束一个忙碌的月份后,《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穆雷玛与“中外对话”讨论了进展情况。
2020年11月3日
2060碳中和目标为中国带来多重机遇和挑战
中国碳中和目标为国内深度环境治理、绿色经济复苏,乃至技术和产业升级都提供了全新机遇,而要想收获果实,行动宜早不宜迟。
2020年10月26日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迅猛
高白羽:中国海上风电正沿着光伏和陆上风电曾经走过的路,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突飞猛进。
2020年10月12日
阿根廷吸引中国养猪业投资
阿根廷正力图成为猪肉生产大国,然而环保人士却担心拟建的养猪场带来严峻的环境后果。
2020年10月9日
中国承诺“碳中和”对全球气候行动意味着什么?
中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并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环境网站《中外对话》邀请各方专家解读这一最新气候承诺。
2020年9月23日
欧盟碳边境调节税恐面临阻力
环境网站《中外对话》:碳边境调节税对中欧关系的影响,将主要取决于税制设计和双方谈判结果。
2020年9月7日
东南亚需要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革命
卡曼、奥珀曼:太阳能和风能可以为湄公河流域国家提供充足的能源,并帮助其保护湄公河生态环境。
2020年9月2日
|‹
上一页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下一页
›|